
周書毅 | 影像導演暨編舞、演出
編舞家、舞者。近年編創作品聚焦叩問生命的價值,反映個人或群體在不同社會脈絡下的狀態,提出「屬於亞洲的身體語彙」。並以劇場、非傳統劇場、舞蹈錄像等形式呈現。周書毅積極嘗試不同的創作方法,持續探索與其他創作媒材合作的可能。其編創作品《Break & Break!無用之地》於2019年獲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。

李國漢 | 影像設計
劇場影像設計,其設計風格多變,從浮空、室內環繞式、戶外建築投影,到沉浸式空間影像裝置。共同特徵為展現光與光之間、時與時之間的細微變化,透過劇場影像,呈現作品中的細膩情感。並持續探索影像與各式空間交融的語彙。

王榆鈞 | 音樂設計
高雄人,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。現為音樂創作者,歌者。持續走在邊界,近年特別關注聲響與身體的對話,詩與音樂的交織。期待未來能繼續在世界不同角落創作,紀錄當下空氣裡的振動,以及生活的氣息;在詩與歌的脈絡裡找到一種文化對話的方式。

莊知恆 | 燈光設計
專業劇場燈光設計師,擅長以不同觀點切入各式作品,創造出屬於個人獨特風格的光影語彙。2017年以周先生與舞者們製作《看得見的城市 看不見的人》之燈光設計作品獲得「世界劇場設計展 World Stage Design」專業組銅牌。

葉光振 | 金瓜石美術場景
是一位影片製作的美術,從廣告影片製作到電視布偶劇、電影和短片,2009年使用舊物件製作,從舊與新來形成物件另一個樣子,從生活裏記憶去呈現。近年的展出有『回戀。裝置計畫』是以舊木窗來產生不同樣貌,從先前的 Intimate的木窗書櫃作品延伸。
..

田孝慈 |
〈回溯時間的地方〉 舞蹈錄像演出
生於台灣台南,現居台北,從事創作、表演與教學。 長年於矛盾與迷失中摸索生命與身體之意義,肢體動作發展反映所處時代的臺灣歷史脈絡與現狀。近年專注於觀察時代、歷史、文化與環境所形塑出並建立於人之上的情感以及其透過 身體表述之形式。

李尹櫻 |
〈回溯時間的地方〉舞蹈錄像演出
舞蹈表演者,微光製造核心成員 演出創團作品《馴順的我們》發表於 2019 松菸 Lab 新主藝, 發展素⼈計畫「製造微光身體⼯作坊」帶領民眾從感知身體開始,探索肢體與意識的連結,創造身體使用的多樣可能。2019年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海外藝遊專案補助至日本東京學習舞踏。2009-2019任雲⾨2舞者。